GB/T 3917.3-2025《紡織品 織物撕破性能 第 3 部分:梯形試樣撕破強力的測定》是中國針對無紡布等材料抗撕裂性能的最新測試標準,該標準修改采用 ISO 9073-4:2021《非織造布試驗方法 第 4 部分:梯形法撕破強力的測定》,結合中國技術條件進行了適應性調整,下面濟南中科電子從核心內容、操作要點及設備推薦等方面進行深度解讀。
一、標準適用范圍與核心技術要求
1、適用材料
無紡布:包括紡粘、熔噴、水刺等各類非織造布,尤其適用于醫療防護、包裝、土工等領域。
機織物:除彈性機織物外的常規機織材料,但無紡布的測試方法與機織物存在差異(見后文 “結果計算” 部分)。
2、測試原理
采用梯形試樣法,通過拉力試驗機對帶切口的梯形試樣施加拉伸力,測定切口擴展所需的最大撕裂力。試樣尺寸為 75mm×150mm,切口長度 15mm,夾具隔距 25mm,拉伸速度 100mm/min。
3、設備與環境要求
試驗機精度:需符合 GB/T 16825.1-2022 的 1 級要求(力值精度 ±1%),若使用 2 級設備需在報告中注明。
環境控制:干態測試需在標準大氣(20±2℃,65±4% RH)下調濕 24 小時;濕態測試直接浸漬三級水(可含≤1g/L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)1 小時。
二、測試流程與操作要點
1、試樣制備
取樣規則:縱向和橫向各取 5 個試樣,避開布邊及疵點,確保試樣不在同一經 / 緯向位置。
切口要求:使用專用樣板標記梯形,切口需垂直于纖維方向,避免邊緣損傷。
2、測試步驟
裝夾規范:沿梯形不平行邊夾持試樣,使切口位于夾鉗中心,長邊保持松弛屈曲狀態,防止應力集中。
數據采集:非織造布取最大力值平均值,機織物取有效峰值平均值(夾鉗位移≤64mm 范圍內)。
3、異常處理
無效測試:若撕裂路徑偏離切口或試樣滑脫,需重新取樣測試,確保每個方向獲得 5 個有效數據。
特殊材料:高克重或易滑脫材料可更換氣動夾具(夾持力≥700N)或增加襯里,并在報告中注明。
三、濟南中科電子設備適配標準
濟南中科電子的 XLW-M 智能電子拉力試驗機,完美匹配新規要求:設備力值精度優于 0.5 級,遠超標準 1 級精度要求,數據采集頻率≥8 次 /s,能精準捕捉撕裂峰值。
其無極調速系統可穩定輸出 100mm/min 拉伸速度,搭配 100mm 長度專用夾具,能牢固夾持梯形試樣不打滑。設備還內置標準測試程序,可自動計算縱向、橫向 5 個試樣的平均值與變異系數,直接生成符合報告規范的數據。
總結:
在醫療防護、衛生用品和工業包裝等領域,無紡布的撕裂強度是評價產品質量的關鍵指標。新標準的實施有助于企業更準確地評估產品性能,提升產品質量。濟南中科電子持續關注行業標準更新,提供專業、可靠的測試設備和解決方案。通過科學的測試方法和專業的設備支持,企業可以更準確地評估無紡布的撕裂性能,為產品研發和質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據。